市面上對濾池碳源和常規(guī)碳源并無專門的分類,為什么我們要將碳源分為濾池碳源和常規(guī)碳源(復(fù)合碳源101系列)呢?
基于對污水處理廠碳源投加的大量研究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后置反硝化濾池和前端傳統(tǒng)生化工藝對碳源的需求特點不一樣,開發(fā)更有針對性的碳源能進一步降低水廠的碳源成本。
后置反硝化濾池的特點:
1.進水為前端生化工藝處理尾水;
2.COD、BOD很低,總氮不高,以硝態(tài)氮為主;
3.總氮去除目標值不高,通常 < 5mg/L;
4.水力停留時間短,通常 < 40min;
	   5.反硝化細菌以生物膜的形式附著在填料上,生物量少。
	 
	   傳統(tǒng)生化工藝(AAO、氧化溝等)中缺氧反硝化的特點:
	 
	   1.進水COD較高,有一部分可以被利用,總氮較高;
	 
	   2.總氮去除目標值較高,通常>10mg/L;
	  
	   3.水力停留時間長,通常>1h;
	 
	   4.以活性污泥為處理主體,生物量大。
	
濾池碳源和常規(guī)碳源的區(qū)別
	
		
			
				
		
			
				
投加位置:
				
濾池碳源:考慮到經(jīng)濟成本,建議用在反硝化濾池、CASS、SBR這些水力停留時間短的工藝上。
			
				 
			
	
濾池碳源和常規(guī)碳源的區(qū)別
| 
						 
							項目  | 
					
						 
							濾池碳源  | 
					
						 
							常規(guī)碳源(復(fù)合碳源101系列)  | 
				
| 
						 
							COD(mg/L)  | 
					
						 
							20-25萬  | 
					
						 
							60萬、80萬、100萬, 
							可私人訂制  | 
				
| 
						 
							B/C  | 
					
						 
							0.65  | 
					
						 
							0.55-0.62  | 
				
| 
						 
							外觀  | 
					
						 
							淡黃色透明液體  | 
					
						 
							深褐色液體  | 
				
| 
						 
							反應(yīng)速度  | 
					
						 
							快(40min以內(nèi))  | 
					
						 
							中(1h以上)  | 
				
| 
						 
							最佳適用工藝  | 
					
						 
							反硝化濾池、CASS、SBR等  | 
					
						 
							AAO、氧化溝等  | 
				
| 
						 
							單位COD的成本  | 
					
						 
							高  | 
					
						 
							低  | 
				
| 
						 
							投加量  | 
					
						 
							低(COD/TN=3-5)  | 
					
						 
							中(COD/TN=5-8)  | 
				
投加位置:
濾池碳源:考慮到經(jīng)濟成本,建議用在反硝化濾池、CASS、SBR這些水力停留時間短的工藝上。
				    常規(guī)碳源(復(fù)合碳源101系列)反應(yīng)速度較濾池碳源要慢一些,但成本也更低,建議用在前端AAO、氧化溝這些水力停留時間長的工藝上。
				
				
				 
		
